端陽節前后,石圪節搞了個物資交流大會——農民俗稱“騾馬大會”。
哈呀,在這個小街鎮的歷史上還沒有過如此的紅火熱鬧!幾天以來,肩挑手提的莊稼人源源不斷地涌到了這地方;石圪節的那條土街從早到晚人群擠得水泄不通。土街下面的東拉河溝道里,到處拴著牛、羊、豬、騾、馬、驢等等的牲畜。生意人三個一伙,五個一群,帶著一臉的詭秘,在袖簡里,在草帽下,捏碼子搞交易。東拉河小橋的兩頭,蔬菜、糧食和各種農副產品一直擺到了兩邊的井坡上;甚至都擠上了河對面的公路……趕會的莊稼人已經遠遠超出了石圪節公社的范圍,許多人都是從外公社和外縣跑來的。至于本公社的莊稼人,就是什么買賣也不做,至少要騰出一天時間來趕一趕這多年不遇的紅火熱鬧。
最吸引人的地方當然是在戲場里。這種物資交流會沒有不請劇團來演戲的。可憐的石圪節連塊平坦的戲場也找不到,就在街東頭一個小山灣的土坡上,用帆布搭了個臨時戲臺。另一面土坡說是觀眾席。這倒也好!人們在斜坡上看戲,象城里那些講究的劇院一樣,座位依次升高,誰也擋不住誰的視線。
劇團是公社徐治功主任從縣上請來的,其中有幾個演員在本縣的知名度,大大超過了當時中國的電影名星陳沖和劉曉慶。
農歷五月的陽光暖洋洋地照耀著這個人山人海的小土灣,臺上臺下的各種聲音一片喧鬧,老遠就能聽見那海嘯般的嗡嗡聲。莊稼人趟起的黃塵和各種賣茶飯的臨時爐灶里升起的煙霧,籠罩在人群的上空久聚而不散。
許多人其實對戲興趣不大,主要是轉悠著吃點什么,買點什么。戲場外圍的坡坡呱呱上,到處都是賣吃食和各種貨物的人。這些攤販吆喝聲四起,象是專門和縣劇團唱對臺戲。
我們在這里發現了雙水村的金俊文。這個因兒子金富的“手藝”而急驟發達起來的莊稼人,竟然弄起了一個售衣服的攤子,木桿上挑掛著金富從外地“拿”回來的各式時新成衣,人們爭搶著買,生意十分興隆。金俊文和他的精能老婆張桂蘭,一個賣衣服,一個收錢,簡直忙得不可開交。雙水村的一些人明知道這是金富偷回來的贓物,但看見金俊文將大把的人民幣塞到自己的口袋里,也著實有些眼紅。只有俊文的弟弟俊武在心里冷笑。精人兼強人金俊武既然不能說服他哥認識侄兒的危險性,索性也就不再理睬他們了。雖然是一母所生的兄弟,但現在各過各的光景,出了事和他金俊武球不相干!俊武前兩天也到戲場來過一回,可他決不會湊到他哥的衣服攤上去。他只是在遠處瞟了一眼得意洋洋的大哥和大嫂,在心里說:好吃難消化,吃進去就怕你們屙不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