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一年里,是孫少安有史以來最為輝煌的時期。他的磚場越辦越紅火,利潤象不斷線的水一樣流進了他的腰包,村里人的估計保守了,他的純收入實際上已經有了四萬塊錢!
那位河南燒磚師傅一改初衷,沒有回老家去,一直在他的磚場充任“總工程師”的角色。他把他的工資提到了比外面高出一倍的數額。同時,另外從本鄉招收的兩名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,也被這位師傅培養成了出色的技術人才。
入夏以來,在那次大失敗中為他干過活的本村人,也看清了他的大好形勢,又紛紛要求來他的磚場當臨時工。
這事首先遭到了秀蓮的強烈反對。她忘不他們落難的時候,其中的某些人怎樣嘲弄和逼迫他們開工資的情景。如今看他們鬧好了,這些人便又想來沾光,秀蓮在感情上轉不過彎,堅決不同意再讓本村這些人來干活。她寧愿多掏點錢雇用外鄉的村民,也不愿再用本村這些廉價勞動力了。但少安是個軟心腸的人,他知道這些要來干活的村民,實在是沒有辦法才又求他,他不能見死不救。他反復給秀蓮做工作,甚至說好話,讓這些窮困的鄉親再來他這里干活,也讓他人賺幾個買化肥的錢。
秀蓮說到底也不是個糊涂人,最終還是同意了丈夫的意見。
于是,象田四田五這樣的人,再一次來到他的磚場。這些人拿了錢,得了好處,開始唾沫星子亂濺,一哇聲說了少安的好話,孫少安“好財主”的名聲揚遍了雙水村和東拉河一帶的許多地方。他成了全石圪節鄉最有聲望的“農民企業家”。
孫少安這陣勢幾乎把他父親也弄成了石圪節集市上的“明星”。要是玉厚老漢上集走過這條灰塵飛揚的土街,莊稼人就會互相指劃著說:“看,這就是孫少安他爸!”他到小攤上買肉,賣肉的人也把最肥的刀口肉切割了給他。
每當孫玉厚老漢提著一條子肥肉,在鄉民們的羨慕的議論聲中走過石圪節街頭時,他臉上平靜如常,但內心卻常常不由得感慨萬端。
啊!他一輩子已經不知多少次從這條土街上走過,什么時候受到這么多人的抬舉呢?舊社會,他冬閑時給這里的掌柜吆牲靈到山西柳林馱瓷,每次都是天不明就從這街上起身,雙手筒在破棉襖袖里,清鼻涕都凍在了嘴唇上。
以后,他又不知多少次到過這里,出售幾個南瓜和一把旱煙葉,以便買點鹽和點燈的煤油。那時間,誰能想得起他這個穿破衣裳的窮老百姓?更忘不了的是,那年公社開廣播大會批判少安擴大豬飼料地,他和可憐的小女兒立在這土街上,怎樣為兒子的命運擔心駭怕呀……做夢也想不到,他孫玉厚老漢能有今天這等榮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