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早之前就在各大必讀書單中找到過平凡的世界的影子,在后來讀到了路遙的人生之后,就對平凡的世界有了興趣。
和路遙的很多作品一樣,背景設定在了新中國成立初期,在大西北的某處,由一些很平凡的人述說著平凡的事。
具體的情節不再贅述,下面說說自己的感受。
實行農村人民公社制度的時候,每家人忙著賺工分,忙活一年只能維持溫飽的狀態,不過那個時候的人們似乎更加的單純開心,盡管食物只是粗糧雜糧,看著他們吃我也會咽了咽口水。后來實行了包產到戶,隨著改革的春風越刮越烈,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慢慢提高,溫飽已經不是問題了,當初那種淳樸的民風,那種簡單單純好像也隨著溫飽問題的消失而消失了。更多的人只在乎自己的收成,每年一度的打棗節變成了回憶。
人們在獲得了更多的物質享受之后,只會對物質的需求越來越旺盛,而自身的精神世界已經一片荒蕪,聯想到如今的中國現狀,這種歷史的規律越來越明顯,這是一種本末倒置還是一種歷史發展必經之路不得不讓人深思。
無論是少安還是少平,潤葉潤生,逃脫不了自身的限制。遇上了自己的愛情,沒辦法能夠得到社會輿論的支持,在追尋自己的幸福過程中,磕磕碰碰,經歷了困難,也許最后有些人抓住了,有些人離開了,這都不是我所希望的。愛,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,我希望是可以是一種習慣,像眨眼一樣。
書中不止一次的向我們描述了,在美好的事物發生之后必然會帶來不幸的厄難。不僅是少安的兩次創業,還是弟弟少平自己于曉霞之間的愛情。不過書中也讓我們知道,災難的發生伴隨著希望的種子,潤葉在和前向的婚姻之中,在前向斷了雙腿之后,迎來了真正的幸福。死去的潤葉迎來了重生。這個世界上本就由各種生生死死,分分合合組成,沒有哪個人是一直失敗到底,也沒有哪個人一直是成功的。我享受苦難,慶幸能夠在我所理解的苦難當中去經歷磨練,我把每一次的不幸當作下一次幸福的基石。
這是一本非典型的勵志書,大多數人能夠在里面感受不一樣的人生意義,我重來不會計較作者寫作的手法技巧和遣詞造句的能力。在我看來,能夠引起我去思考,去感受作者的人生態度,追尋人生的意義,反省自己的過往,這就是一次成功的談話,一次和作者相隔時空的對話。